當前位置:大學路 > 高考教育 >高考資訊 >正文

賦分制是什么意思?

更新:2024年04月17日 21:34 大學路

今天大學路小編為大家?guī)砹速x分制是什么意思?,希望能幫助到大家,一起來看看吧!

本文目錄一覽:

賦分制是什么意思?

賦分制是什么意思?

賦分制的定義:

賦分制,也稱按等級賦分。等級賦分的基本思路:將每門選考科目的同一類型考生成績按照分數(shù)高低依次排序。

排序中,根據(jù)比例劃分不同等級,按照公式賦予不同等級分。不同省市的等級賦分制度又有所不同,如北京市自選科目單科前1%的學生賦分為100分,而天津市自選科目單科前2%的學生賦分為100分。

在參考數(shù)據(jù)中,建議考生和家長朋友專注自身高考報名地所在要求,切勿與其他省份政策混淆,以免對報考造成影響。

等級成績計算方式

等級性考試成績以等級呈現(xiàn),位次由高到低分為A、B、C、D、E五等。學生自主選擇的3門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將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。

在計入錄取總成績時,每門科目成績由五等細化為21級,相鄰兩級之間的分差均為3分,起點賦分40分,滿分100分。

注:E等級不分檔,后1%統(tǒng)一為40分。

沒看明白?舉個例子

如果前面的表格大家沒看明白的話,我們下面來舉一個更直觀的例子:

假設天津的A同學物理考了84分,全市排名為19.2%,根據(jù)等級賦分表重新賦分后,定為等級A1級,最終物理成績變成88分;

A同學同時也選擇了歷史,其在歷史學科考87分,但在全市排名8.2%,根據(jù)等級賦分表重新賦分后,定為A3級,最終歷史成績變成了94分。

總體來說,考生最后的賦分成績其實取決于該科目的選考人數(shù)以及該科目的整體分數(shù)情況。

高考賦分是什么意思?

高考賦分是按照分數(shù)排名的百分比而非卷面分數(shù)來計算成績的一種方法,只用于選考科目的成績統(tǒng)計。

考生各科成績,以當次高中學考合格成績?yōu)橘x分前提,高中學考不合格不賦分,起點賦分40分,滿分100分,共分21個等級,每個等級分差為3分。以各科“必考題70分+加試題30分”卷面得分為依據(jù),按最接近的累計比例劃定等級。

再選科目每科原始分滿分為100分。轉換時以30分作為等級轉換的賦分起點,滿分100分。將每門選擇考再選科目考生的原始分從高到低劃分為A、B、C、D、E共5個等級,各等級人數(shù)所占比例分別約為15%、35%、35%、13%和2%。將A至E等級內的考生原始分,依照等比例轉換原則,分別轉換到100~86、85~71、70~56、55~41和40~30五個分數(shù)區(qū)間,得到考生的等級分。等級分計算結果按“四舍五入”進行處理,以整數(shù)呈現(xiàn)。


等級賦分的優(yōu)點

1、能夠較好解決思想政治、地理、化學、生物學4門科目之間分數(shù)不等值、學生選考科目分數(shù)不能直接相加參加高校招生錄取的問題;

2、等級區(qū)間比例依據(jù)我省往屆考生的實際狀況劃定,符合實際情況;

3、能夠保持考生每門學科成績排名順序不變,確保成績轉換的公平公正;

4、能夠最大限度保證考生的成績具有良好的區(qū)分度,滿足高校人才選拔需要。

賦分制的優(yōu)點:抹平學科不同難度的差異

選科組合太多,學生之間不方便直接比較。以前的學生無非文理兩類,比較學生差異時直接算總分,很好比較,但高考選科若改成了六選三隨便組合,總共12種組合方式,高校在錄取時,學生之間因選科不同不能直接用卷面分比較。

比如:某次考試,小明政治卷面考了80分,在全省排名1%以內,最后等級賦分變?yōu)榱?00分。而小張物理卷面考了80分,在全省排名37%—43%以內,最后等級賦分變?yōu)榱?6分。

也就是不論分數(shù)論檔位,你的分值在所有考生中的相對位置才是決定選考最終成績的因素。

高考賦分制對誰有利

賦分制度對于中等學生沒什么影響,但是會給成績偏下的學生一個保底分,給成績最好的同學直接定成100分。由于賦分制是以排名為基準,因此如果考的很簡單,就會出現(xiàn)卷面分相差幾分,但賦分結果相差十幾分的情況。反而是考的難點,才會給你往上折分,基于這個原因,高考可能也會適當增加難度,來保證分數(shù)更有辨識度。


溫馨提示:注意三點

1、?等級賦分制不是按照考生的卷面分數(shù)來計算成績。而是遵循“原始分數(shù)——百分比例——等級——轉化分數(shù)”的等級賦分路徑。

2、 等級賦分制只適用于選考科目的成績計算。即浙江、上海、北京、天津、山東、海南6個省市的物化生政史地6個選考科目采用等級賦分制;河北、遼寧、江蘇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廣東、重慶、貴州、廣西、甘肅、江西、安徽、黑龍江、吉林15個省市的化學生物政治地理4個選考科目采用等級賦分制。

3、等級賦分由相關主管部門自動完成,大家在查詢到自己的高考成績時,看到的已經是賦分后的分數(shù),不需要大家自行換算。

北京高考不分文理科嗎

北京高考不分文理科。

北京高考是自主命題卷。北京屬于高考自主命題地區(qū),試卷難度屬于優(yōu)惠模式。

北京新高考實行“3+3”模式,第一個3:北京統(tǒng)一高考科目為語文、數(shù)學、外語3門,不分文理。每門科目滿分150分,總分450分。第二個3:政治、歷史、地理、物理、化學、生物6門科目設合格性和等級性考試。高中學生選擇學習其中3門科目并參加相應的等級性考試。

北京新高考不再區(qū)分文理科,選考科目實行等級賦分制??忌目偝煽儗⒏挠烧Z文、數(shù)學、外語3門統(tǒng)一高考成績和考生選考的3門普通高中學業(yè)水平考試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構成,學生等級性考試成績納入高考成績采用等級賦分。

高考注意事項:

1、掌握時間心不慌

掌握考試時間,遲到15分鐘不得進場,一般要提早20分鐘,充分利用開考前的五分鐘,認真傾聽監(jiān)考老師宣讀有關規(guī)則和注意事項,以免事后惹麻煩。

接過考卷,先認真填寫姓名、學校、準考證號、座號等,只須檢查一下有沒有漏頁、白頁即可,無須把題目從頭到底地詳細看一遍,只須看清解題的要求,試卷頁數(shù),大致了解一下試題份量、難度等。

2、考好第一科

進入考場,調整一下姿勢,舒適地坐在位子上;擺好文具,戴眼鏡的把眼鏡摘下擦一擦,盡快進入角色;此時心中想著的只是考試的注意事項,不要再多慮考試的結果,成敗、得失。

第一科的考試很重要,但開考前不宜過早地在教室外等待考試,可以在操場等場所有意識地放松。做到鎮(zhèn)定、自如,不慌張。

如果出現(xiàn)心律輕快,手腳發(fā)抖等緊張現(xiàn)象,也屬正?,F(xiàn)象,可以適當進行調節(jié),如深呼吸,同時告誡自己別緊張,不害怕。

3、先易后難不慌忙

先易后難:按照題號順序審題,會一道就做一道,一時不會做的就先跳過去(有疑問的、不會的在草稿紙上做記錄),這樣做的好處是:

(1)使自己很快進入答題狀態(tài)。

(2)隨著答題數(shù)的增加,心中越來越有數(shù),信心不斷增強,智力操作效率將越來越高,難題或許不會再難了。

4、舍車保帥亦淡然

舍車保帥,自我暗示,一套卷,低、中、高三種難度都有。會做的題力求全對,避免會而不對,對而不全,對中檔題要力拼,盡量多拿分,分分必得。對于自己一點都不會的高難度題,要敢于果斷放棄,因為在這方面停留,沒有任何價值和必要。

5、離開考場學會及時遺忘。

及時遺忘,考后立即離開試場,不要在考場外校對答案,不要“看別人臉上的天氣預報”,因為太多不準。做到考完一門,忘掉一門,不回憶,不細想,不追究答案,不在已考的科目上浪費時間,集中精力對付下一門。

以上就是大學路整理的賦分制是什么意思?相關內容,想要了解更多信息,敬請查閱大學路。

免責聲明:文章內容來自網絡,如有侵權請及時聯(lián)系刪除。
與“賦分制是什么意思?”相關推薦

每周推薦




最新文章

熱門高校 更多




聯(lián)系我們 - 課程中心
  魯ICP備18049789號-7

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. 版權所有

警告: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