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大學路 > 高考教育 >高考資訊 >正文

講學講座歸哪里管 從于丹到蒙曼,國學大師淪為文化小丑,沽名釣譽注定不...

更新:2023年08月03日 09:26 大學路

今天,大學路小編為大家?guī)砹酥v學講座歸哪里管 從于丹到蒙曼,國學大師淪為文化小丑,沽名釣譽注定不...,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和家長,一起來看看吧!講學講座歸哪里管 從于丹到蒙曼,國學大師淪為文化小丑,沽名釣譽注定不...

從于丹到蒙曼,國學大師淪為文化小丑,沽名釣譽注定不...

很多人喜歡國學,于丹老師和 蒙曼 老師,都是宣傳國學的,他們在一些文化類節(jié)目中出彩,讓大家記住了她們,但是,她們在一些場合中有不一樣的見解,讓大家覺得她們名不符實。最終,她們離開了我們的視線!

一、從紅極一時到形象崩塌

于丹,北師大的教授,她擅長的是主持,而不是文化解讀。但是,她卻憑著解讀 《論語》 火了,于丹用現(xiàn)代的思維方式解讀了《論語》,讓大家耳目一新。

這個感覺就跟 《明朝那些事》 的作者一樣,用通俗的語言來描述古籍典章,讓人感覺很有趣,也很愿意品讀下去。

于丹老師在百家講壇上侃侃而談,驚艷四座。大家對這個節(jié)目的關(guān)注度很高,讓于丹老師感受到火。她不僅出書,還四處演講,這些費用,遠遠超過她當老師??赡芤彩沁@種經(jīng)歷,讓她有了不一樣的感覺,她不再是一位老師了,而是一位商人。

作為商人,就要謀利,到北大演講的時候,只是告訴學生們一些雞湯,引發(fā)學生不滿,這是于丹老師沒有想到的。

在商業(yè)環(huán)境下,可以說雞湯,雖然這些雞湯,對于一些人而言,是有毒的。于丹老師覺得,這樣的解讀,沒有問題。

讓她備受質(zhì)疑的,是她的行為。在英國住酒店的時候,她對酒店不滿意,就要求換一家清漏游,換了好幾家以后,她生氣了,罵了助理和翻譯,這個事情,被曝光了。

很多人沒有想到,一位溫文爾雅的女子,竟然會當眾罵人,哪怕是助理做錯了,也不能當面罵,因為這會讓助理很丟臉。

作為一個文人,素質(zhì)應(yīng)該很高,不應(yīng)該有如此不雅的行為??纯? 郭德綱 ,他被傳與王夢婷有關(guān)系,雖然這個事情被王夢婷辟謠了,但郭德綱沒有任何反應(yīng),只是在 社交網(wǎng)絡(luò) 上寫了一幅字:大年初五,捏小人嘴。

面對別人的誹謗,他無意爭辯,也不愿多說。只是用這樣的方式,表達自己的態(tài)度。他沒有上過大學,但很有文化。

于丹老師是一位文化人,但她的行為卻沒有文化??赡墚敃r很生氣,但這樣做的結(jié)果卻讓自己的形象受損。于丹老師沒有在公眾場合解釋這個事情,可能還會在大學里教書育人,但她的做法,與《論語》中的謹言慎行相違背。

不僅是她,還有蒙曼老師。蒙曼老師的講課風格與眾不同,她在 《百家講壇》 里講課,是問題導入式的,再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解答,引起共鳴。

二、從解讀者到跌落神壇

蒙曼老師的父母是大學老師,她從小也頗有文化修為,每年都給自己開了個50本書的書單,對于經(jīng)典的書籍,也不會放過。

也是這些閱讀,讓她沉淀了文化素養(yǎng),也是這些努力,成就了她。在《百家講壇》里,她先講的是 武則天 ,拋出各種問題,再加以解讀,很多人聽了以后,覺得很有趣。

因為《百家講壇》面對的,不僅僅是學生,而是社會各界人士,三教九流,無所不包。她用幽默的語言,將歷史知識傳播開來,讓大家耳目一新。

當她講課的時候,幾乎是座無虛席。她成為《百家講壇》的名講師,也讓她火出圈了。很多節(jié)目請她到現(xiàn)場點評,這其中就有 《中國詩詞大會》 。

在這個文化類節(jié)目中,蒙曼老師也是點評得頭頭是道,讓大家欣賞佳作的同時,還欣賞了她的幽默。但是,她在點評 《憫農(nóng)》 時出現(xiàn)了問題。

她說《憫農(nóng)》是在種莊稼,這個是不是錯誤呢? 鋤禾 日當午,這個鋤禾,應(yīng)該是除雜草,跟種莊稼好像不搭邊。要說種莊稼包括種植、除草等行為,也是可以的。

但是,《 春夜喜雨 》的感覺解讀是四川人吃火鍋,就有點牽強了。雖然四川人喜歡吃火鍋,但是,《春夜喜雨》的感覺是作者對天下的關(guān)懷之情,這種情懷,是比較大的格局。

更重要的是, 《烏衣巷》 的答銷解讀,就有點過了?!芭f時王謝堂前燕,飛入尋常百姓家”,這個燕子飛到的是變革之家。

劉禹錫 身處的環(huán)境,不是社會變革,而是時逢亂世。他主要表達的是舊時豪門隨著人事的變遷而湮滅的過程,與變革有關(guān),但不是變革之家。

大家對蒙曼老師的崇敬之情減少了,覺得她對詩詞的解讀,口水化了。文化解讀,是不是可以口語化?可以的,但是過于口語化了,就有點爛俗了。

蒙曼老師的人氣,逐漸下降了,大家對文化人的認知,提升了。她們作為文化的傳播者,還是有一定貢獻的,但是,她們將文化知識的水準,拉低了,這是很多人不喜歡的。

文化解讀,因人而異。不能為了滿足一些人的審美趣味,就以為大眾也是這樣的審美。她們的行為,被人唾棄搜肢,是可以想見的。

三、對文化的理解,因人而異,不可強求

于丹老師和蒙曼老師,對文化的解讀,沒有太大問題,可能是她們的名氣太大了,大家對她們的期望太高了,不允許她們有一點瑕疵。當她們出現(xiàn)問題的時候,大家無法容忍,最終她們跌落神壇。

有人說,在互聯(lián)網(wǎng)時代,知識是一視同仁的??赡苁堑模枰邢嚓P(guān)的文化儲備才可以。于丹和蒙曼的文化儲備很好,也能解讀很多文化知識,但與大眾的認知有偏差,可能就不理解了。

例如 馬未都 曾說,床前明月光的床,不是我們熟悉的床,而是馬扎。這讓很多人疑惑,難道當時的老師,是騙自己的嗎?

不僅僅是這個,還有司馬光砸缸,很多人認為,這個缸就是我們現(xiàn)在理解的,但是,馬未都先生表示,按照出土文物,缸在 南宋 才出現(xiàn), 北宋 出現(xiàn)的,應(yīng)該是甕。有一個成語叫請君入甕!

這些知識,需要相當?shù)奈幕瘍洳趴梢?,但是,不等于我們不知道,就不能自主理解。雖說于丹和蒙曼等文化人對文化有自己的解讀,但千人千面,自己也愿意解讀文化知識。

有人會說,沒有文化儲備的解讀,可能是望文生義。錯了不害怕,更不丟人,大家指出來,自己改正,也是一個促進作用。正所謂:活到老學到老!

文化知識,是每個人都應(yīng)該有的,要是于丹和蒙曼老師能夠好好解讀文化,讓我們雅俗共賞,也是不錯的。

但是,她們選擇了口語化的解讀,還說了一些不大對的知識,這樣就有點誤導大家了。至于她們私下里會不會道歉,那就不知道了。

很多人覺得,于丹和蒙曼的形象坍塌,實際上就是他們對知識的誤讀,要是普通人誤讀,是可以的。但她們不行,因為她們的形象是文化的傳播者。

她們應(yīng)該有虔誠之心學習文化知識,踏實的心進行宣講,而不是為了一時的名氣,希望她們在之后的人生路上,會傳播更多有價值的知識!

寫在最后:

文化人說文明話,做文明事。于丹老師的言行不一,導致她的形象受損;蒙曼老師對詩詞的解讀,出現(xiàn)了瑕疵,讓她跌落神壇。這樣出名的文化人,都能出錯,更何況我們這些普通人。

懂文化,學知識,是為了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(yǎng),是為了讓自己的精神境界更高。而不是為了沽名釣譽,也不是為了當文化小丑,大家覺得呢?

以上就是大學路整理的講學講座歸哪里管 從于丹到蒙曼,國學大師淪為文化小丑,沽名釣譽注定不...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,想要了解更多信息,敬請查閱大學路。

免責聲明:文章內(nèi)容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,如有侵權(quán)請及時聯(lián)系刪除。
與“講學講座歸哪里管 從于丹到蒙曼,國學大師淪為文化小丑,沽名釣譽注定不...”相關(guān)推薦

每周推薦




最新文章

熱門高校 更多




聯(lián)系我們 - 課程中心
  魯ICP備18049789號-7

2020大學路版權(quán)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. 版權(quán)所有

警告:未經(jīng)本網(wǎng)授權(quán)不得轉(zhuǎn)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